科普动态

2023年度科普行动专项计划(第四期) | 托卡马克:人造太阳

发布时间:2023-07-12作者:上海能动中心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普是智慧之源、力量之源、创新之源。把握大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重视蓄积科普的力量。
   
   2023年5月13日-5月14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正式拉开帷幕,为响应“遇见科学,预见未来”主题活动,上海浦东先进能源动力研究中心正式启动2023年度科普行动专项计划,本次主题是“点燃全民科普明灯,筑梦科技自立自强”。
   
   科普行动专项计划第四期分享主题是“人造太阳”托卡马克。

   未来的某一天,刚苏醒的你发现自己身处在一架梭形飞船之中,窗外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匆匆而过。

   此时,飞船中的一段语音传来“尊敬的乘客,你的目的地上海,即将到达”。你站起身,走出飞船,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漂浮在空中、造型各异的楼房。每座楼房底部都有十几架螺旋桨旋转,使楼房漂浮在空中。

   这个时代,人类的粮食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机器农场夜以继日的生产,提供充足的粮食;淡水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巨大的海水淡化器在不停地工作;人们再也不需要为争夺石油发动战争了,因为每个人都拥有取之不尽的能源;你会看到每栋楼房之中的人们都在欢声笑语,享受生活……

   这一幅幅未来的幻想,都离不开能源短缺问题的彻底解决。谁能够让未来照进现实呢?目前最有希望的答案是“人造太阳”托卡马克。

   托卡马克装置的能源产生主要通过核聚变。简单来说,两个原子核相互碰撞、结合,释放出大量能量。核聚变是太阳能量的产生源泉,因此托卡马克又被称为“人造太阳”。

核聚变原理图(图片来源:中国网)

   核聚变燃料可来源于海水和一些轻核,所以核聚变燃料是无穷无尽的,可以为人类带来更加高效、清洁、几乎无限的能源。但是产生可控核聚变需要的条件非常苛刻,核聚变燃料必须在超过一亿度高温环境下,才能产生大规模反应,形成高温等离子体。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承受如此高的温度。

   20世纪50年代苏联物理学家伊戈尔·塔姆和安德烈·萨哈罗夫提出托卡马克(俄语:Токамáк)的概念。托卡马克,俄语的意思环状磁容器。在强磁场的约束作用下,高温等离子体被约束在环状腔体内,防止与设备内壁接触。1954年,苏联科学家成功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托卡马克装置T-3,随后各个国家纷纷跟进研究。

托卡马克原理图(图片来源:Spektrum.de)

   1982-1985年间,美国、欧盟、日本相继造出托卡马克装置TFTR、JET、JT60。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中国也开始研究托卡马克装置,只是当时受技术和资金限制,实验规模很小。后来苏联解体,莫斯科库尔乔托夫研究所将托卡马克装置T7赠送给中国。经过对T7的重新设计和改造,建成中国首个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合肥超环(HT-7)。2008年,合肥超环连续重复实现长达400秒的等离子体放电,创造了当时际同类装置中时间最长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的新纪录。

   为进一步推动托卡马克的发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在1985年启动。我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ITER计划。2022年10月19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重要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技术水平居国际前列。

中国实验性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3年4月13日,被誉为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再次取得了重大成果,这次它的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时间达到了403秒,打破了之前托卡马克装置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时间的世界纪录,向实现可控核聚变发电、制造人类终极能源迈出坚实一步。

参考文献

[1]中国核学会.核聚变[M].原子能出版社,1980.

[2]国家能源局.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3]网页:《科工力量:制造人类终极能源,为什么中国最有希望?》.

[4]网页:《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供稿|刘中毅

责编|郑雯洁